《山东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办法》解读

发布时间:2025-01-06|作者: 信用防城港

近日,山东省政府正式发布了《山东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旨在加强非法集资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并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对《办法》的详细解读:

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非法集资活动日益猖獗,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山东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将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二、主要内容

《办法》共五章四十三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管理体制
    • 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省地方金融局作为省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的牵头部门。
    • 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的牵头部门负责统一协调、监测预警、调查认定、督促指导等工作。
  2. 防范措施
    • 通过明确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责任,构建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
    • 在商事登记方面,从杜绝增量和管好存量两个角度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行为作出要求。
    • 在信息管理方面,规定广告发布、引导措施、舆论监督等方面的针对性措施,以有效切断非法集资信息传播链条。
  3. 处置措施
    • 从联合执法、委托执法、保密制度、行刑衔接等方面作出原则性规定,搭建本领域行政执法的基本制度框架。
    • 对管辖、受理、调查、立案、证据、期限等行政处理程序作出具体规定。
    • 明确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向集资参与人主动清退的义务,并规定清退的原则和清退资金的来源。
    • 牵头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清退,确保清退效果。

三、亮点与特色

  1. 强化监测预警
    • 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将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2. 注重源头治理
    • 在商事登记环节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非法集资活动的发生。
    • 加强对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督促其加强对资金异常流动情况的监测。
  3. 保障群众权益
    • 明确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向集资参与人主动清退的义务,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 规定清退的原则和清退资金的来源,确保清退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与监督

《办法》自2025年1月15日起施行,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和培训,确保《办法》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建立健全非法集资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对于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总结与展望

《山东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办法》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山东省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山东省将继续加强非法集资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