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 回望来路:青年英才邱祥霞

发布时间:2021-04-20|作者: 防城港史志网

邱祥霞,又名丘九,曾用名丘旭、丘化石。1911年生于广西防城县东兴镇。大革命时期在广州加入共青团,旋即转为中共党员。先后任中共防城党组织负责人、中共南路特委委员、团中央大学工作负责人、团厦门中心市委书记、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等职。1933年4月,邱祥霞在福建安溪县一次战斗中不幸牺性,年仅22岁。

邱祥霞自小胸怀大志。1923年春,年仅12岁的邱祥霞便响应全国学生代表在上海举行大会的通电号召,带领学生上街游行,抵制日货,要求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

国人抵制日货漫画

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

1925年春,邱祥霞考进广州知用中学半工半读。这期间,邱祥霞参加了省港大罢工等一系列革命斗争,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组织上根据他的年龄和才干,分配他从事学运工作。从此,他常自称为”丘九”(当时兵运工作者爱称自己为“丘八”,而学生排在士兵之后,故搞学运的邱祥霞便自称为“丘九”)。

声援省港大罢工

1926年春,受中共南路特委派遣,回钦廉四属开展青年运动,在东兴镇上组织防城县青年运动委员会,秘密发展党团组织,并深入碗厂和农村开展青年运动。1927年1月,中共东兴支部成立后,为了培养提高青年骨干,邱祥霞带领易一德、麦球英等10多名党、团骨干和进步学生奔赴广州,分别进入农民讲习所和宣传讲习所等单位学习。

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及进步青年被捕杀,基层党团组织均遭到严重破坏。邱祥霞受党组织委派到广州市郊陈村负责共青团的工作,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恢复了一批团的基层组织,并将骨干分子输送到广州参加广州起义。

参加广州起义

1928年1月,遵照党组织的指示,邱祥霞带领东兴籍的共产党员易一德、易永言、张浦碧等从广州转回防城开展斗争,建立中共防城县委,邱祥霞任负责人。4月底,到南路特委负责宣传工作,主编中共南路特委机关刊物——《血潮》《镰刀》,卓有成效地开展宣传鼓动工作。9月,邱祥霞增补为中共南路特委委员;年底调到团广东省交通机关工作。

1928年中共防城县委组织机构情况表

中共东兴党部旧址

1929年1月,广东团省委的常委机关和交通机关在香港受敌人破坏,邱祥霞被捕,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在与敌人周旋的同时,抓住时机学习英语和革命理论。不久,经组织营救,被送到苏联去学习,思想上和政治理论上更加成熟起来。1929年初冬,被组织上调到上海的共青团中央工作,负责大学的学生运动,创办了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刊物----《摩登青年》,从创刊号起,以丘旭笔名发表长篇连载论文《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与中国革命目前的阶段性----拉狄克及陶希圣错误意见之批评》,对拉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的序幕产生了重要作用。这时的邱祥霞年仅1 8岁。

《摩登青年》(第1期)

《摩登青年》(第2期)

1931年底,中央加强福建苏区的建立和开辟工作,调邱祥霞到厦门任共青团厦门中心市委书记。邱祥霞到厦门担任团市委书记之后,及时正确地开展反机会主义的斗争,很快统一了思想认识,打开了沉闷的工作局面,团的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邱祥霞工作时的厦门:从日光岩拍摄鸡母山(今天的月光岩)

邱祥霞工作时的厦门:鼓浪屿一带

 

邱祥霞工作时的厦门:中华路街景

1933年春,邱祥霞调到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任常委兼宣传部长。4月,中心市委决定派邱祥霞到安溪巡视布置工作。4月14日下午,邱祥霞到安溪黄口区小溪乡召开县委领导和游击队骨干的会议,受到敌人袭扰,邱祥霞身先士卒,带领游击队迎击敌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