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我市中医药专家开出“防城港药方”

发布时间:2020-01-31|作者: 黄 山 曾 悦

       1月29日下午2点30分左右,在市中医医院煎药房,熬制了2小时的第一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药汤剂出锅,待打包好后将分发给部分奋战临床一线工作者。据悉,这付汤剂是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专家组的中医药专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和本次疫情的防控实践,经过缜密研究制定出的“防城港药方”。

       自湖北省武汉市等地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防疫、治疫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壮医药优势,通过中西医“联手”,协同防疫、治疫。

       开出药方的是市中医医院内科四病区主任、治未病科主任黄波贞,他也是我市中医治疗组组长。他长期从事呼吸道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曾于1月27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重症感染患者把脉看诊,详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和中医专家组成员讨论制订了中医治疗方案,开具了中药方给患者,服用2剂中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这次他开出的中医药方有两张,一张是适合健康人群服用,另外一张则适合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武汉等疫区归来人员或有感冒症状等特殊人群服用。

       黄波贞介绍,他的药方结合了本地患者的一些特点,通过认真观察和梳理总结后开出的。他还提醒,由于各人体质不同,有些人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症状,如头晕、肚子稍有不适、大便偏烂等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心。但他特别提醒,这两个药方都不合适孕妇服用。

       附中医药方:

       一、健康人群服用:桂枝10g,沙参10g,白芷10g,黄芩5g,山楂10g,鱼腥草10g,清半夏10g,桔梗10g,炙甘草5g。

       煎煮方法:所有药味煎煮前均须用冷水浸泡30分钟以上,煎煮时的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所有药味均煎煮二次,第一次先用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保持沸腾30分钟,第二次20分钟,两次煎煮液混合后分成两等份,每剂煎至400~600毫升。

       提示:桂枝可益气固卫,清肺化饮,适合本地区居家人员,孕妇禁服。

       二、特殊人群服用:鹿角片(霜)30g,清半夏20g,炙麻黄10g,鲜竹沥90ML,太子参15g,沙参20g,杏仁10g,桔梗10g,牛蒡子10g,白芷20g,黄芩10g,鱼腥草30g,生姜20g,南山楂15g,广陈皮15g,玄参20g,白术20g,炙甘草5g,全瓜蒌10g,广藿香10g。

       煎煮方法:所有药味煎煮前均须用冷水浸泡30分钟以上,煎煮时的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鹿角片(或鹿角霜)先煎30分钟后再与其他药味同煎。广藿香在其他药味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订量时,投入同煎5至10分钟。余药煎煮二次,第一次30分钟,第二次20分钟,两次煎煮液混合后分成两等份,每剂煎至400~600毫升。

       提示:此方为一付药剂量。切忌不能用复方鲜竹沥,必须是鲜竹沥!鹿角片(霜)可扶正祛邪,孕妇禁服。

       用法:每天一剂,一天三次,疗程3天。

  

文章搜索